
本報訊 (通訊員 關靜)3 月 14 日是第六個“國際數學日”,今年的主題是“數學、藝術與創意”。3 月 14 日下午 3 點,“數學之美、 郵映理工”——數學文化節暨《數學之美》特種郵票發行儀式在第二圖書館 A 報告廳舉行。 活動由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、焦作市科學技術協會、焦作市郵政分公司主辦,焦作市第十一中學、 焦作市集郵協會等單位協辦,來自相關單位的師生人員共 300 余人參加活動。
儀式上, 焦作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靳濱、焦作市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紀衛華、數信學院院長毋海根、 焦作市第十一中學校長馬榮興傳分別致辭。毋海根表示,數學是科技創新的基礎,希望同學們能夠學好數學、用好數學,為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。 靳濱表示,通過這樣的活動有利于激發大家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愛,對全民普及數學文化有重要意義。 紀衛華希望通過郵票這一載體,讓更多的人了解數學、愛上數學,傳播數學文化。 馬榮興表示,將以此為契機帶動中學師生對數學的關注,展現數學的魅力與廣泛應用,弘揚數學科學精神。
靳濱、紀衛華、毋海根、馬榮興共同為《數學之美》特種郵票揭幕。
該院副院長姚紹文為大家解讀了 《數學之美》特種紀念郵票中蘊含數學元素、數學文化和數學科學精神。 期間,舉辦了數學文化、數學建模系列講座。 活動現場還特別設置了郵票集郵展示區,郵政工作人員為與會嘉賓以及師生們講解郵票背后的故事,引導他們欣賞郵票的藝術價值,感受郵票文化的博大精深。 活動現場一名接受采訪的同學表示,“通過這樣一種活動形式,讓我們了解了數學背后的歷史、數學文化,以及所蘊含的文化底蘊。 ”
據悉,此次發行的特種紀念郵票作為國家郵政局 2025 年重點文化工程,郵票 1 套 4 枚,最終確定以“圓周率 π”(劉徽割圓術與祖沖之首創密率)、“勾股定理”(《周髀算經》 所載商高定理)、“歐拉公式”(e^iπ+1=0)及“莫比烏斯帶”(近代拓撲學經典模型)四大數學經典為主題, 以方寸之微彰顯數學之宏。每枚郵票均采用數字化藝術設計,特色鮮明,富有現代感,融合了歷史文獻與現代表現手法,展現出數學發展的文明維度。 本次發行儀式不僅是對數學文化遺產的創新型傳播實踐,更是向世界展現中華數學文明歷史貢獻的重要契機,吸引了眾多師生和集郵愛好者的目光。 儀式后,在數信學院召開了數學文化暨校地合作交流研討會,與會領導嘉賓圍繞弘揚數學文化、推進數學科普、推動成立焦作市數學會、加強校地合作等方面,展開了交流研討。
活動期間,該院還同時舉辦“普及數學文化,展現數學之美”創意作品征集展示、數學趣味競賽、益智游戲、數學作品展覽、主題演講比賽、分享數學故事等系列活動,以此展示數學的魅力與美感,激發廣大師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, 共同探索數學之美,促進校園數學文化的交流傳播,提升學術氛圍與文化品位。